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宁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3:47:33  浏览:83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宁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1994年7月27日 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城市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南宁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在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议案的决议》,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市辖五个城区内和郊区上尧乡的友爱村、永和村、秀灵村、秀厢村、虎邱村,津头乡的津头村、南湖村、麻村、官桥村、葛麻村、长堽村,亭子乡的白沙村、平西村、淡村、亭子村燃放烟花爆竹。凡因重大节日或活动需施放焰火(含礼花弹)的,必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举行。


  第三条 禁止在市区内销售烟花爆竹。


  第四条 烟花爆竹专营部门在南宁储存烟花爆竹,必须经市公安局核准,领取《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后,方可储存。


  第五条 凡运送烟花爆竹过往南宁市内的,须持有购买单位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签发的《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禁止装运烟花爆竹的车船在市区内停留。


  第六条 严禁携带烟花爆竹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车、船、飞机。禁止在托运行李和邮寄包裹中夹带烟花爆竹。


  第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以下处罚:
  (一)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由公安机关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行为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五日以下行政拘留;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保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二)在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个人,由公安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处以五日以下行政拘留;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保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的,由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处理;
  (四)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的,除没收烟花爆竹外,由公安机关对货主或承运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的,由公安机关及交通、民航、铁路、航运、邮政等部门依照有关法规处理;
  (六)行为人或责任人因销售、燃放、运输、储存、携带、托运和夹带烟花爆竹,造成火灾事故、人员伤亡、财物损失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八条 凡不满十六周岁或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且没有经济收入以及其它非完全行为能力人违反本规定所受罚款由其监护人承担。


  第九条 违反本规定应罚没款物的,由执行机关依法作出裁决,并给被罚没人开具收据。
  罚没款项全部交市财政。


  第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任何公民均可以劝阻或直接向执法机关举报,执法机关应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按《行政复议条例》及有关法规处理。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过去有关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燃放的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关于互设领事馆的换文

中国政府 泰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关于互设领事馆的换文


(签订日期1988年6月25日 生效日期1988年7月22日)
             (一)中方去文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泰王国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荣幸地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就互设总领事馆问题达成如下谅解: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同意相互在对方国家设立总领事馆:
  (一)泰国总领事馆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领区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中国总领事馆设在泰王国清迈府清迈市。领区为清迈府、清莱府、夜丰颂府、南奔府、南邦府、拍夭府、难府、帕府、程逸府、彭世洛府、素可泰府和达府。

 二、自换文之日起双方可在各自认为方便的时间开设上述总领事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将根据本国的有关法律和规定,为对方总领事馆的设立和领事职务的执行,予以尽可能的协助。

 三、双方总领事馆人员以十二名为限;如需增加,由两国政府另行协商。

 四、双方将本着协商合作的精神,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友好地处理两国间的领事关系问题。
  如蒙泰王国大使馆复照确认泰王国政府接受上述内容,本照会和泰王国大使馆的复照即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之间的一项协议,并自复照之日起生效。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印)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二)泰方来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泰王国大使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意,并荣幸地确认收到了外交部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五日(88)部领字第298号照会,内容如下:
  (内容同中方去文)
  泰王国大使馆就此再次荣幸地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泰王国政府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上述提议。外交部的上述照会和本照会即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之间的一项协议,并自本复照返回起生效。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印)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委、物资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印发《关于加强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务院生产委 等


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委、物资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印发《关于加强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委、物资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关于加强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关于加强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
汽车的更新改造,是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节约能源,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减少交通事故隐患,增加废钢铁的回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1980年以来,曾多次做过布置,各
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1989年四年间共报废更新汽车四十三万辆。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汽车报废更新的进度还不够快。根据最近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要求,对“旧汽车更新,要作为一项配合汽车生产和节约能源的
措施,强制一部分小汽车、卡车按一定标准更新。请公安部认真配合,更新的汽车要确实不再使用,做到换车不增车”的指标精神,为了加速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步伐,加强对旧车市场的管理,做好报废汽车的回收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由于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政策性强,衔接工作难度较大,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强领导。汽车更新改造工作,在全国老旧汽车更新改造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由计(经)委牵头,各地汽车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协调好计
划、物资、公安、交通、财政、控办、工商等部门的工作,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的进行。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国务院各部门的直属直供单位的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由各部门组织进行。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老旧汽车更新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经常性的工作任务,规定目标、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更新步伐。
1983年成立了全国老旧汽车更新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老旧汽车更新工作。1986年国务院十个部门又联合下达了经机〔1986〕560号文件,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部门也都先后成立了老旧汽车更新改造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但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员
的调动调整,据了解,全国的和有些地方、部门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机构已不健全。为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尽快明确机构和人员,恢复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事组织协调工作。
二、严格老旧汽车报废标准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十个部门经机〔1986〕560号文《关于加速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的暂行规定》的情况,按照具体问题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报废标准作以下调整:
(一)对全国汽车更新领导小组第一号公告公布的“报废汽车型号目录”中已规定,属于1973年以前投入使用的(含1973年)应予以报废的进口、国产车型型号,以及未列入的车型,包括全民、集体和个人的,现仍在运行的汽车,一律实行强制报废更新。
(二)对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非生产用车,城建交通部门的市内公共汽车,以及矿山、油田、地质、建筑、消防等部门使用的专用车辆,虽使用年限达到报废标准,但车辆技术状况较好,并可提出车辆技术状况的详细资料,经当地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可暂缓报废。
(三)上述报废更新的标准,不包括用汽车底盘改装的汽车起重机。
(四)各地方、各部门汽车更新领导小组按照以上报废标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做出报废更新计划,并督促转到当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报废手续。
军队的汽车更新,由总参、总后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规定执行。
三、为加快更新步伐,对报废后购车的单位,持报废证明,一年内享受下列优惠:
1.更新汽车的资金来源,仍按国务院国发〔1981〕173号文《关于更新改造老旧汽车报告的通知》第三条规定解决;对购车资金确有困难的企业,银行按有关规定给予贷款;国营企业允许在所得税前还贷,还贷款期限可放宽到三年。
2.更新的汽车继续保证供油。
3.凡列入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范围内的汽车,在报废后购买新车办理控购手续时,经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审查属实后即可批准。
四、进一步改进回收办法
1.报废汽车回收工作,由物资部统一管理。
物资部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和地方各级物资局指定的物资再生(金属回收)公司负责收购报废汽车。中央各部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报废汽车,由中国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及其直属公司负责收购,地方单位的报废汽车,由地方物资再生(金属回收)公司负责收购。
回收报废汽车的单位必须具备旧车解体能力。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收购报废汽车。
2.各单位交售的报废汽车,其发动机、前后桥、变速器、车架、方向机等主要总成要齐全。对个别尚有使用价值的其它小零件,允许交车单位拆下利用,不得销售。应由交车单位开具证明,防止公车个人拆卸,化公为私。
3.报废汽车的收购价格按物资部《关于拟定回炉废钢、废杂钢收购价格的通知》(〔1989〕物再字408号)执行(已经国家物价局同意。)
4.对收购的报废汽车,回收单位要及时进行解体加工,发动机、前后桥、变速器、车架、方向机等几大总成的主要件,必须作废钢铁处理,禁止出售报废旧车和总成;对尚可使用的零件允许回收单位作价出售,但严禁拼装整车转卖,违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责令卖方赔偿买方
的经济损失,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报废汽车单位凭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报废汽车技术鉴定表”和物资再生公司的“报废车辆回收证明”到当地汽车更新办公室或指定的发放单位领取《更新汽车优惠证》。
五、整顿旧汽车市场,加强对旧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公安车辆管理和物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旧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报废汽车不得进入旧汽车市场交易。物资厅(局)应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整顿和办好旧车市场。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不准经营旧汽车
。旧汽车必须持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测证明,符合使用标准的才允许进入旧汽车市场进行交易。按公安部公三〔1986〕1017号文第二条规定,对不足一年时间即将报废的车辆,不准买卖,一律不办过户、转籍手续。
今后凡未经旧汽车市场交易的旧汽车,公安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过户、转籍手续。对没有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质量检测证明的旧汽车进入旧汽车市场进行交易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签证盖章。对已成交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车辆,交由物资部门处理,所得收益上交当地财
政,并责令卖方赔偿买方的经济损失。
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在加强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统计资料,进一步推动更新工作顺利开展。
过去有关规定与本通知有抵触的,一律按本通知执行。



1990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