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被宣告死亡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罪?/朱凯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7:09:47  浏览:801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被宣告死亡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罪?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朱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而在审判实践中,涉及公民在被宣告死亡后又与他人结婚,其原配偶发现并未死亡,又申请撤销死亡宣告,这时其原配偶并未再婚,对于此时该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后结婚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
一种观点认为,此种情况下该被宣告死亡人结婚的行为应构成重婚罪。《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虽然此人在被宣告死亡后其与原配偶的夫妻婚姻归于消灭,但其在明知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主观上构成了重婚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重婚的行为,而且在原配偶申请撤销死亡宣告后,其与原配偶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构成了存在双重婚姻关系的客观事实。即使原配偶已再婚,也不影响其构成重婚罪,理由为被宣告死亡人不论从主观思想还是客观行为上均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因此,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后实施的结婚行为,不论其原配偶是否再婚,均应以构成重婚罪论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宣告死亡人结婚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虽然《刑法》已明确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构成重婚罪,但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在其被宣告死亡后已归于消灭,此时他(她)已成为一名法律上被宣告死亡,但事实上存在且无婚姻法律关系的人,这种情况下,他(她)与他人结婚是一种权利的行使,而并不能认定为客观上实施了重婚的行为,虽然其主观上应认识到自己是有配偶者,但法律上已经是消灭了他(她)与原配偶的夫妻关系,所以并不能认定其为有配偶者。《民通意见》规定了被宣告死亡人的婚姻关系是否存续以其原配偶是否再婚为条件,这样使得被宣告死亡人的权利无法得以行使。而基于《民法通则》第24条的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因此被宣告死亡人的结婚行为应认定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构成重婚罪。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刑法》第258条明确规定了重婚罪的构成要件,而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后结婚的行为完全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被宣告死亡人不知其已被宣告死亡,此时他实施结婚的行为就是在明知其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结婚,无论是登记结婚还是形成事实婚姻,都符合重婚罪的主观要件。二是被宣告死亡人知道其已被宣告死亡,认为其与原配偶的婚姻关系已经消灭,所以又实施与他人结婚的行为,这就存在着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现象,其明知有配偶,在得知被宣告死亡后实施结婚行为就是利用法律对于宣告死亡法律后果的民刑规定漏洞而实施的规避行为,其主观上仍存在着明知其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故意,因此也符合重婚罪的主观要件。从客观上分析,被宣告死亡人无论其是否知晓已被宣告死亡,都实施了与他人重新结婚的行为,无论是进行了符合法律规定实质性的登记结婚,还是以夫妻明义的事实婚姻,都符合重婚罪的客观要件,损害了原配偶的婚姻权益。因此,对于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结婚的行为应认定构成重婚罪。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改《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

商务部 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三年第2号令

2003-8-21

  关于修改《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

  为规范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明确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的使用范围与交纳方式,现对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2001年11月27日发布的《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原外经贸部、财政部2001年第7号令发布)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四条修改为:“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企业可以现金或保函的形式交纳备用金,不得以有价证券或资产抵押等其他形式交纳。

  (一)本条所称保函是指企业根据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的备用金交纳金额,到国有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按规定格式(见附件)开立的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备用金担保函。

  (二)企业须将开立的备用金保函正本交由其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留存。

  (三)如决定动用备用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凭责任企业的备用金保函向银行书面索赔。

  (四)企业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年审时,需提供银行开具的足额交纳备用金的保函。

  (五)出现下列情况时,企业须凭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保函修改通知书》,于2个月内到银行办理保函修改手续:
  1、经营范围发生变更的;
  2、因经营良好且连续三年未动用备用金,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减少备用金交纳金额的;
  3、经核准减少备用金交纳金额的企业,发生动用备用金事件后应于2个月内将核定的备用金全额补足的。

  (六)企业终止经营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时,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在企业妥善安置其外派劳务人员后,向银行出具书面确认函。

  (七)以保函形式交纳的备用金,其动用、退补、管理、监督以及由此产生的行政复议等,本条没有特别规定的,按照本办法其他规定执行。

  (八)已以现金交纳备用金的企业,如改用保函的形式交纳备用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在接到企业提交的备用金保函后10个工作日内将其缴存的备用金本息退还企业。”

  二、第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规定为:“企业无力按照人民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赔偿劳务人员的损失时,可以向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动用备用金及利息,申请的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动用备用金的报告;

  (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的判决书、裁决书。”

  三、第十八条第四款“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动用备用金后,应逐笔向外经贸部、财政部备案并将动用备用金的书面通知送达有关企业。”修改为:“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在动用备用金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商务部、财政部备案并将动用备用金的书面通知送达有关企业。”

  四、“外经贸部”一律修改为“商务部”,“外经贸主管部门”一律修改为“商务主管部门”。


  附 件:

  备用金保函


厦门海沧投资区土地管理若干规定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海沧投资区土地管理若干规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沧投资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投资区的开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投资区100平方公里土地应根据投资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城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经营。
第三条 投资区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或收取土地使用费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下统称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由管委会建设局负责实施,并与使用者签订出让合同。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和《厦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办法》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城市
道路、通讯、桥梁、铁路、隧道、公共绿地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方式,由管委会另行制定。
第五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可以是已经完成市政设施的土地,也可以是成片待开发的土地。
第六条 土地使用者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开发建设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其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继承或者用于法律允许的其他经济活动。
成片开发经营的土地,依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开发建设后,可以按规划用途分割转让。
通过有偿出让、转让方式以外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抵押、出租。
第七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
(一)工业用地五十年;
(二)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三)居住用地七十年;
(四)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成片开发及经营的土地使用年限按照用途确定。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按规定申请续期。
第八条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方式进行。用于商业、旅游、娱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土地,一般通过招标、拍卖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以协议方式出让时,其出让金根据不同的土地开发成本、土地效益、地段等级、用途、规划参数、用地年限和其它条
件,由出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
第九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货币方式支付,外商用外币支付。
第十条 投资区原有通过行政划拨等方式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须缴纳城镇土地使用费。
第十一条 原有通过行政划拨等方式依法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经申请批准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足土地出让金后,其土地使用权可转让、出租、抵押。
原有通过行政划拨等方式依法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如发生土地用途变更,以及除自用居住私房以外的其他房屋因买卖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时,须签订土地使用合同,补交土地出让金,但管委会根据投资区需要另作规定的除外。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支付。
第十二条 原有通过行政划拨等方式依法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因迁移、解散、撤销或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由管委会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并可依法出让。迁移企业的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可返还部分出让金用于该企业的搬迁等生产发展需要。
第十三条 管委会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可以无偿收回原有通过行政划拨等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四条 国有土地使用者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所有权和使用权申报登记和变更登记。
土地使用权出让及出让后发生的转让、出租、交换、继承、赠予、抵押、终止等事宜,应向管委会建设局办理登记。
第十五条 投资区规划城市化地区内国家建设用地,乡(镇)村企、事业建设用地、农民建房用地应按照投资区总体规划,由管委会建设局审批。
第十六条 管委会对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征用和预征相结合的办法,使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
第十七条 土地在开发建设年限内,未按合同规定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含三资企业),收取土地闲置费(具体规定参照《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收取土地闲置费的通知》),并登报公布。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1993年6月21日